关于见世面 |
2025-03-10 |
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多出去看看世界,但却一直没有头绪,也许是因为我自己也没怎么见过世面。
说到旅行,我从未踏出过国门,即便国内有那么多省份,我去过的也不超过10个。
谈到经历,我做过的职业也很普通,除了刚毕业时短暂涉足过演艺圈,之后便一直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。
讲到经验,至今我仍在上海挣扎着生活,谈不上成功,也说不上失败,只是非常普通地过着日子。
至于思想,我似乎懂了很多道理,却依旧碌碌无为。
我理想中的见世面,是让她多接触不同的职业和行业,不仅知道世界的丰富多彩,更要明白这种多样性具体体现在哪里。
前几天妇女节,看了冷兔公众号推送的《这就是女性可以成为的样子吧》,才发现原来职业的多样性远超我的想象:有人专门研究雪,有人是岩洞学家、护林员、野生园丁,还有专注于文化考古的人类学家,每一种职业都充满了趣味与意义。
作为父亲,我最大的心愿,就是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、能给予她成就感的事情。但最重要的是,如果像我一样,没有找到人生目标,也不要放弃,依旧保持好奇心的去生活,不用担心家里给的任何路线或定义,依旧勇敢的去探索这个世界。
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,我发现很多时候,我们的视野会被环境所局限。或许正因为我自己没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,才更希望女儿能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,不被眼前的世界所束缚。
接下来,我打算尝试带她去参观不同职业的工作场所,不限于博物馆、科技馆,甚至是一些小众的展览;也许还可以参加一些亲子体验活动,让她亲自感受不同职业背后的乐趣与挑战,也可以看看关于不同职业的分享演讲,比如TED Talks或者国内的一席,或者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
我并不期待她一定要成为多么成功的人,只希望她未来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愿意为之付出努力,并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与满足。
说到旅行,我从未踏出过国门,即便国内有那么多省份,我去过的也不超过10个。
谈到经历,我做过的职业也很普通,除了刚毕业时短暂涉足过演艺圈,之后便一直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。
讲到经验,至今我仍在上海挣扎着生活,谈不上成功,也说不上失败,只是非常普通地过着日子。
至于思想,我似乎懂了很多道理,却依旧碌碌无为。
我理想中的见世面,是让她多接触不同的职业和行业,不仅知道世界的丰富多彩,更要明白这种多样性具体体现在哪里。
前几天妇女节,看了冷兔公众号推送的《这就是女性可以成为的样子吧》,才发现原来职业的多样性远超我的想象:有人专门研究雪,有人是岩洞学家、护林员、野生园丁,还有专注于文化考古的人类学家,每一种职业都充满了趣味与意义。
作为父亲,我最大的心愿,就是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、能给予她成就感的事情。但最重要的是,如果像我一样,没有找到人生目标,也不要放弃,依旧保持好奇心的去生活,不用担心家里给的任何路线或定义,依旧勇敢的去探索这个世界。
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,我发现很多时候,我们的视野会被环境所局限。或许正因为我自己没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,才更希望女儿能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,不被眼前的世界所束缚。
接下来,我打算尝试带她去参观不同职业的工作场所,不限于博物馆、科技馆,甚至是一些小众的展览;也许还可以参加一些亲子体验活动,让她亲自感受不同职业背后的乐趣与挑战,也可以看看关于不同职业的分享演讲,比如TED Talks或者国内的一席,或者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
我并不期待她一定要成为多么成功的人,只希望她未来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愿意为之付出努力,并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与满足。
苹果设备使用 VPN 的安全问题 |
2025-03-10 |
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|
2025-03-10 |
很多方法其实都是显而易见的,但有时候就是会忘记,因此做个小记
1. 不要多线任务
2. 专门的位置/地点,提前布置好环境,关闭手机提醒并翻转手机(屏幕向下),关闭无关的浏览器标签
3. 预期管理,使用番茄钟,只需专注25分钟即可,有结束时间,所以大脑压力不大
4. 休息期间,不要做任何其它事,防止注意力遗留到下一个任务钟,比如工作的时候沉浸在上一个短视频里
5. 一个长休息后,可以切换到简单的或者有趣些的任务,或者自主进入沉沦时间
6. 训练大脑在工作时,抵制快餐式的刺激,比如短视频、信息提醒等,每一次抑制,都是一次加强专注力的训练
7. 规律作息、健康饮食、每日锻炼
1. 不要多线任务
2. 专门的位置/地点,提前布置好环境,关闭手机提醒并翻转手机(屏幕向下),关闭无关的浏览器标签
3. 预期管理,使用番茄钟,只需专注25分钟即可,有结束时间,所以大脑压力不大
4. 休息期间,不要做任何其它事,防止注意力遗留到下一个任务钟,比如工作的时候沉浸在上一个短视频里
5. 一个长休息后,可以切换到简单的或者有趣些的任务,或者自主进入沉沦时间
6. 训练大脑在工作时,抵制快餐式的刺激,比如短视频、信息提醒等,每一次抑制,都是一次加强专注力的训练
7. 规律作息、健康饮食、每日锻炼
SQ3R 阅读法 |
2025-03-08 |
刚刚在看 Reading Assignments: Crash Course Study Skills #2 视频时,了解到 SQ3R 阅读法,故做个小结:
SQ3R是指 Survey, Question, Read, Recite and Review
具体方法如下
Survey:先快速浏览文章,注意标题、小标题、加粗字、总结等,建立基本框架
Question:开始阅读前,写下你想了解或者预览后的问题,方便在阅读时抓取我们需要的东西,而不是尝试了解所有东西
Read:开始阅读,寻找问题的答案,如有必要,可做笔记
Recite:尝试不看原文进行回忆或者复述或者写下摘要
Review:回顾笔记,检查是否了解所有重点,定期复习
我在平时的阅读中,基本都会先快速浏览,判断是否有必要阅读,然后就直接开始阅读。
所以每次阅读完并没有很大的收获,反而会再次阅读,挑选我认为值得记录的语句,然后笔记或者发博文,这无形中浪费了很多阅读时间。
解决方法就是在快速浏览后,添加一个 Question 动作,记下你想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到问题,带着问题进行阅读,这样阅读完一遍就能完成拆解,更有效率
SQ3R是指 Survey, Question, Read, Recite and Review
具体方法如下
Survey:先快速浏览文章,注意标题、小标题、加粗字、总结等,建立基本框架
Question:开始阅读前,写下你想了解或者预览后的问题,方便在阅读时抓取我们需要的东西,而不是尝试了解所有东西
Read:开始阅读,寻找问题的答案,如有必要,可做笔记
Recite:尝试不看原文进行回忆或者复述或者写下摘要
Review:回顾笔记,检查是否了解所有重点,定期复习
我在平时的阅读中,基本都会先快速浏览,判断是否有必要阅读,然后就直接开始阅读。
所以每次阅读完并没有很大的收获,反而会再次阅读,挑选我认为值得记录的语句,然后笔记或者发博文,这无形中浪费了很多阅读时间。
解决方法就是在快速浏览后,添加一个 Question 动作,记下你想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到问题,带着问题进行阅读,这样阅读完一遍就能完成拆解,更有效率
分享 Deta Surf 邀请链接 |
2025-03-07 |
XONSH:Python 驱动的 shell |
2025-03-07 |
Xonsh 是一款现代、全功能、跨平台的 Python shell。它的语言是 Python 3.6+ 的超集,并添加了 Bash 和 IPython 中常用的shell命令。它适用于所有主流系统,包括 Linux、OSX 和 Windows。Xonsh 适合专家和新手日常使用
简单说就是 Xonsh = Python + Bash + IPython command
说实在的,我无法想象会有多少脏活累活要做,这工作量有点恶心。。。。敬佩开发者
QwQ-32B是最具性价比的模型 |
2025-03-07 |
阿里巴巴这次发布的 QwQ-32B 模型意义重大,一个可以直接在 macbook 上运行的推理模型,想不到来的这么快!
话不多说,我直接将上次只有 o3-mini 通过测试的代码问题在官方的 Chat 中进行测试。
首先为了对比,我使用前千问的最强模型 Qwen2.5-Max 进行测试,不出意外,掉入陷阱。
然后使用 QwQ-32B 进行测试,完美解决,成功指出了代码中隐性逻辑,避开了陷阱:
话不多说,我直接将上次只有 o3-mini 通过测试的代码问题在官方的 Chat 中进行测试。
首先为了对比,我使用前千问的最强模型 Qwen2.5-Max 进行测试,不出意外,掉入陷阱。
然后使用 QwQ-32B 进行测试,完美解决,成功指出了代码中隐性逻辑,避开了陷阱:
经过仔细检查,代码是正确的,没有发现错误。以下是验证过程的总结: ### 代码逻辑分析 1. **初始条件检查**: ```ruby return false unless publish? && send_newsletter? ``` - 此条件确保只有当文章状态为发布(`publish?`)且 `send_newsletter` 为 `true` 时,才会继续后续检查。这符合注释中提到的发送邮件的条件。 2. **状态变化检查**: ```ruby became_published = saved_change_to_status? && status_previously_was != "publish" ``` - 此条件判断文章状态是否从非发布状态变为发布状态。若满足,则 `became_published` 为 `true`。 3. **最终返回逻辑**: ```ruby became_published || saved_change_to_send_newsletter? ``` - 如果文章状态从非发布变为发布(`became_published` 为 `true`)或 `send_newsletter` 从 `false` 变为 `true`(`saved_change_to_send_newsletter?` 为 `true`),则返回 `true`,触发邮件发送。 --- ### 可能的疑问点 - **新建文章时 `saved_change_to_status?` 的行为**: - 在 Rails 中,新记录的 `saved_change_to_status?` 会返回 `true`(因初始值为 `nil`),因此案例4的条件会被正确触发。 - **`send_newsletter` 未变化时的处理**: - 代码确保只有在 `send_newsletter` 变为 `true` 或状态变为发布时才触发,未变化时返回 `false`,符合注释要求。 --- ### 结论 代码逻辑完全符合注释中的描述和案例要求,**未发现错误**。所有条件和案例均被正确覆盖。
DiffRhythm 模型 |
2025-03-06 |
国内的 ASLP-Lab 推出的开源音乐生成模型 DiffRhythm,只需提供歌词和音乐风格片段,就可以生成一首完整带人声的音乐,支持中英文,虽然人声还有点电音感,但整体效果相当可以了。
官网下方有Demo,我的音乐梦指日可待了!
官网下方有Demo,我的音乐梦指日可待了!
我的英语学习之旅小结 |
2025-03-06 |
为什么要写这篇博文呢?
因为我在连续学习了66天后,学习的动力和欲望开始降低,且进步效果并不明显(毕竟只有66天,才刚刚开始)
所以我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,记录下学习的痕迹,否则真的要交代在这了。
我的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,那就是大量的英语阅读和听力,使用的软件是 LingQ,以下是我的学习进度统计:
LingQ Stats
总共阅读了 20.4 万字,其中认识的单词有 7501 个,标记了 3174 个新单词,学习了 51 个新单词。
阅读时间总共是 71 小时,平均每天 1 小时。
听力时间总共是 22.7 小时,平均每天半小时。
综上,看似学习了 66 天,其实时间也就 71 + 22.7 = 93.7 小时,也就近 4 天左右的时间,也难怪效果不明显。
但值得表扬的是,2025年到目前为止,每天都抽出时间学习英语,包括周末,慢慢养成了这个习惯。
所以我接下来应该要做的事:
1. 争取每天 2 小时在英语学习上
2. 要多听,最好能每天 1 小时的听力时间
3. 尽量少“坚持”,多样化去学习,多找些有趣的文章去看
期待下一次小结能有所进步
因为我在连续学习了66天后,学习的动力和欲望开始降低,且进步效果并不明显(毕竟只有66天,才刚刚开始)
所以我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,记录下学习的痕迹,否则真的要交代在这了。
我的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,那就是大量的英语阅读和听力,使用的软件是 LingQ,以下是我的学习进度统计:

总共阅读了 20.4 万字,其中认识的单词有 7501 个,标记了 3174 个新单词,学习了 51 个新单词。
阅读时间总共是 71 小时,平均每天 1 小时。
听力时间总共是 22.7 小时,平均每天半小时。
综上,看似学习了 66 天,其实时间也就 71 + 22.7 = 93.7 小时,也就近 4 天左右的时间,也难怪效果不明显。
但值得表扬的是,2025年到目前为止,每天都抽出时间学习英语,包括周末,慢慢养成了这个习惯。
所以我接下来应该要做的事:
1. 争取每天 2 小时在英语学习上
2. 要多听,最好能每天 1 小时的听力时间
3. 尽量少“坚持”,多样化去学习,多找些有趣的文章去看
期待下一次小结能有所进步
填坑记: Active Storage 图片在邮件中的显示问题 |
2025-03-05 |
今天在发送 Newsletter 时,发现邮件中的图片破损无法显示,很奇怪,因为相关代码是照搬 rss 的生成代码的:
article.content.to_s
content 是富文本,所以 to_s 是 html 代码,但 rss 阅读器就可以显示图片,但邮件里却无法显示图片。
于是,我打开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查看,发现了端倪:
rss 阅读器的图片地址是绝对地址,所以能正确解析:
rss-img
邮件里的地址是相对地址,所以解析到了邮箱服务商的主机:
newsletter-img
但代码一样,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,随即我查看了博客生成的 feed 文件,发现生成的 img 地址也是相对地址:
feed-xml
所以,结果很明显,众多的 rss 阅读器自动对相对地址补充了主机信息,避免了类似的问题。
既然找到了问题,那么解决方案就是,直接修改 active storage blob 的 html 模版代码,添加主机信息即可:
于是,我打开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查看,发现了端倪:
rss 阅读器的图片地址是绝对地址,所以能正确解析:

邮件里的地址是相对地址,所以解析到了邮箱服务商的主机:

但代码一样,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,随即我查看了博客生成的 feed 文件,发现生成的 img 地址也是相对地址:

所以,结果很明显,众多的 rss 阅读器自动对相对地址补充了主机信息,避免了类似的问题。
既然找到了问题,那么解决方案就是,直接修改 active storage blob 的 html 模版代码,添加主机信息即可:
# 修改前: <%= image_tag url_for(blob) %> # 修改后: <%= image_tag "#{site_settings[:url]}#{url_for(blob)}" %>
完成。